西涌沙岗村

2023-05-04 16:45:35 深圳旅游 920
中文名西涌沙岗村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西涌社区地理位置南澳街道东南部

西涌沙岗村,位于南澳街道东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7.5千米。西有南社村。地处西涌海岸边,整体坐东北朝西南,北侧靠山,南侧有一片农田,东接南西公路,西涌河在村西南侧。始建于明末清初。因村落位于西涌最大的沙滩边而取名西涌沙岗村。明清时期,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1949年10月,属惠阳县第四区;1951年11月,属第七区;1957年12月,属大鹏乡;1958年11月,属宝安县大鹏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葵涌区大鹏公社;1981年10月,属深圳市宝安县大鹏公社;1983年7月,属大鹏区;1986年10月,属南澳镇;1993年1月,属深圳市龙岗区南澳镇;2004年,属南澳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属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西涌社区。

世居村民主要有庄姓、薛姓、冯姓、李姓、林姓等。第一大姓为庄姓,明末清初从广东深圳皇岗迁至此地。第二大姓为薛姓,祖辈从广东深圳坪山迁至此地。第三大姓为冯姓。2015年末,户籍人口265人,其中男性139人,女性126人;80岁以上7人,最年长者99岁(女);实际在村人口约26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18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约4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约10人,主要分布在美国。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大鹏话。

西涌沙岗村

传统经营以半渔农业为主,闲时以上山砍柴、种植果树等作为副业。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等,出海捕鱼一般在大亚湾海域进行,以此地盛产的池鱼、石斑鱼、黄鱼等为主。自清末起,大鹏一带村民到香港务工,20世纪60一70年代为盛,有许多村民定居香港。改革开放后,商贸交易开始兴旺,村中外出务工者也开始增多。2004年12月,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主要经营物业出租及集体投资经营同富裕工程、海胆场等;2015年,公司收入63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商业经营、村集体经济分红、有价证券等财产性收入。有树龄515年的古榕树、龙眼树等,均为国家一级保护树木。省道S359线南西路经过该村。20世纪80年代通电,90年代通电话,90年代末通互联网,2000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16年通自来水。有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乐活剧院等文体设施。传统民居位于该村中心处,约有6排近50座,建筑格局整齐,整体呈西南走向,相依而建。

沙岗村望楼(碉楼),位于村东侧,始建于清朝,坐西朝东,面阔约7米,进深约5米,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第一层的底墙厚度达40厘米,第二层约30厘米,第三层约20厘米。基座南北长约3米、东西长约2.8米,随高度增加,上面稍有收窄,主要起防卫放哨功用,现整体保存一般。该碉楼为深圳目前有据可考的最古老的碉楼。2012年1月13日,被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村内有一口古井,现已被封起不再使用。西涌沙岗村协天宫在村东侧,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最近一次重建在2000年,供奉关帝,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两开间一天井布局,屋脊装饰为二龙戏珠样式,色彩鲜艳。庙内立有对联一副“万古精忠昭日月;千秋义勇壮山河”。

代表性人物:冯金成(1922-1941),抗日游击总队战士。1941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抗日游击队,1942年在西涌战斗中牺牲。冯安(1924-1944),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护航大队战士。1943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4年在西涌沙岗与日军作战牺牲。